
	
近日,《呼倫貝爾農墾地圖》繪制工作全面完成并正式發布。這張凝聚集團各領域重要資源要素的“智慧地圖”,不僅實現集團966個核心點位精準落圖,更將342個關鍵點位納入主流地圖軟件,成功開啟農墾資源可視化管理與智慧導航的新篇章。
為破解集團產業發展中資源要素分散、管理效率不足的難題,資源管理部按照集團統籌部署成立項目組,啟動地圖編制工作。通過構建統一空間信息底圖,全面整合地理區位、農業生產、科研教培、社會化服務、旅游文化等全維度信息,徹底打破傳統管理的數據壁壘,讓集團資源從“模糊感知” 轉向 “清晰可視”,既為戰略規劃制定、跨區域資源調配提供科學數據支撐,也為行業資源精細化管理樹立示范標桿,更能助力區域產業協同發展。
	
地圖繪制過程中,歷經需求調研、數據采集、點位核實、地圖繪制、審核優化等多環節,項目組充分借助第三方專業機構技術優勢,以呼倫貝爾市行政區劃圖為基礎,融合集團土地資源管理范圍,深入基層單位開展“地毯式”數據采集,將采集信息分類梳理、精準落圖、規范標注與布局優化,最終形成“一張圖”清晰呈現集團核心資源分布的格局。
此次發布的地圖成果豐碩:966個點位涵蓋五大類要素,包括280個地理區位要素(含集團總部及下轄產業化集團、專業公司和重要加工企業9個、農牧場公司及生態農場24個、合資合作企業9個、生產連(隊)232個、重點基層單位6個);541 個農業生產要素(含灌溉設施249個、麥場及加工企業165個、氣象站105個、物流倉儲22個);12個科研教培要素(含科技平臺4個、研究基地4個、野外臺站3個、培訓基地1個);68 個社會服務要素(含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6個、文體活動及便民中心15個、公共衛生間15個、加油站26個、垃圾處理設施6個)及 65 個旅游文化要素(含種養殖園區33個、旅游景區公園4個、歷史文物古跡及展館16個、旅游服務休憩區12個)。與此同時,地圖還實現核心農業資源“全量上圖”,將1524.38萬畝土地資源、185.60 萬畝高標準農田、70.53 萬畝中型灌區等核心農業資源與呼倫貝爾市地理空間深度融合、翔實標注,為農牧業生產規劃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值得關注的是,《呼倫貝爾農墾地圖》發布同步實現“導航落地”,各基層單位、生產連(隊)及“樂享農墾”旅游共計342個點位分批接入百度、騰訊或高德等主流地圖軟件,實現導航功能全覆蓋。無論是集團職工前往生產連(隊)開展作業,還是游客探訪農墾景區體驗特色文旅項目,均可通過地圖軟件精準導航至目的地。
下一步,集團將持續釋放“智慧地圖” 的應用價值,建立地圖動態更新機制,并做好點位導航信息維護,推動地圖與集團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接,實現線上線下“一張圖” 數據共享,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多舉措推動地圖充分發揮輔助決策、服務生產、推廣宣傳的多重作用,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責任編輯:刊物編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