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剛過,滇西南的茶山在雨霧中更顯青翠。清晨,雙江縣沙河鄉邦協村的茶農李志文已背著竹簍穿梭在茶園中,指尖熟練地輕捻,將帶著晨露的一芽兩葉收入簍中。“今年茶葉收購價漲了四成!”他笑著說,“技術人員每月都來指導,茶葉直接送進‘云墾’生產線,再也不愁賣了。”
李志文口中的“云墾”,正是云南省農發(農墾)集團旗下的云墾茶業集團。今年以來,該集團以“做精5%古樹茶、做強95%臺地茶”為發展思路,通過拓展新茶飲、商超等多元賽道,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6.33%,凈利潤增長71.95%,成功帶動茶農增收。
高山云霧出好茶
云南山巒逶迤,終年云霧繚繞、雨水充足。“咱們云南的茶葉,內質豐富十足,這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痹茐ú铇I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嚴毓錦介紹。
云南的茶,有著百山百味的奇妙特性。勐海茶的醇厚剛烈,易武茶的香揚水柔,臨滄茶的鮮爽甘潤,普洱茶的越陳越香。在這里,茶與人和諧共生,千百年來,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依茶而居,以茶為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
“從千年古樹茶到生態臺地茶,從傳統普洱茶到創新新茶飲,云南的茶葉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文化傳承。”云墾茶業集團是一家集茶葉種植栽培、生產加工、銷售和文化推廣為一體的現代化國有茶產業集團,自創立以來,一直秉持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理念,用創新思維不斷推進云南茶產業發展,旗下的“八角亭”品牌獲得“中華老字號”認定,并連續三年榮獲云南省“十大名品”稱號,成為云茶飄香的一張金色名片。
2000噸有機茶精深加工生產線
推動茶產業提檔升級
“過去,茶產業存在資源分散、品牌效應不足等問題。”云墾茶業集團負責人表示,為破解這一難題,云墾茶業集團提出“一體兩翼”戰略,聚焦建設現代茶產業體系,打造優質茶產品制造和品牌運營兩大引擎。
走進普洱市云普國茶自動化工廠,一條2000噸有機茶精深加工生產線正高效運轉。電子看板上實時跳動著殺青溫度、揉捻時長等數據。“我們建立了《普洱茶生茶原料茶企業標準》,實現從茶園到零售終端的標準化管理,原料合格率達100%,成為多家頭部新茶飲企業的核心供應商。”云普國茶公司生產組長季家燃自豪地說。
在不遠處的營盤山初制所改造現場,工人們正在安裝智能化設備。通過“標準導入、人員進入、管理引入、信息系統接入”的四維升級,這個傳統作坊正在變身現代化加工中心。據了解,集團已建成7個標準化初制所,原料茶供應基本覆蓋云南茶葉全品類,基地覆蓋茶葉主產區。其中一個初制所還被知名新茶飲企業作為其在云南的研發獨家功能承擔者。
“我們通過推行6S精益化管理,全面優化生產流程,著力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積極引進先進生產設備與工藝,加強生產過程的品質監控與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加工的精細化、標準化與智能化,推動云茶產業提檔升級。”嚴毓錦表示。
做大做強全產業鏈
針對云南古樹茶和臺地茶的不同特性,云墾茶業集團采取了差異化發展策略?!拔覀兗纫Wo好5%的古樹茶資源,也要讓95%的臺地茶煥發新活力?!痹茐ú铇I集團負責人說。
云墾茶業集團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著力從源頭發力,打造高端精品,突出古樹茶的稀缺性和文化價值,并通過標準化生產,生態化、有機化改造,提升臺地茶的品質和效益。
同時,構建了“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個人IP”的多維體系。一方面,發揮“八角亭”中華老字號品牌影響力,打造結構合理、定位清晰,具有品牌鮮明特色的高中低端產品矩陣;另一方面積極擁抱新渠道,產品陸續進入胖東來、永輝、魯商等商超系統,銷量成倍增長,推動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發展。
隨著越來越多的茶品出滇出海,茶農們增收致富的路徑也越走越寬。
集團積極構建了“政府+企業+初制所+農戶+市場”五位一體合作模式。通過與墨江縣、雙江縣政府合作,在產業鏈關鍵環節形成合力,既保障了對新茶飲等市場的供應,又有效促進了聯農帶農富農。該模式已惠及8840戶茶農,實現企業增效、茶農增收、地方創收的“三贏”局面。
望著滿山翠綠的茶園,李志文算起了賬:“家里20畝茶園,今年預計能多賺5萬元,這茶葉生意越來越有奔頭了!”
夕陽西下,茶山上還有茶農忙碌的身影。山腳下,云墾茶業集團的廠房里,智能化生產線正不停運轉,縷縷茶香飄出窗外,與晚霞融為一體,勾勒出一幅產業興、茶農富的動人畫卷。
責任編輯:刊物編輯處